第六百一十一章 放手-《逆水行周》


    第(1/3)页

    陛...陛下....翰林翰林院如今筹筹建完完毕....

    翰林院内,翰林大学士卢楚正在向天子介绍翰林院的筹建工作,因为这位有些口吃,所以说起话来结结巴巴。

    宇文温看着这位历史上第一位科举状元历史上第一位结巴科举状元,面上无任何不悦之色,卢楚这六年来的仕途经历,证明其人有真才实学,所以区区口吃小毛病,算不得什么。

    问题是,将来大学士们作为中书省的辩论选手,和门下省的平章参政辩论时,口吃这毛病怕是不妙。

    不过宇文温倒是觉得口吃有好处,就是可以在剧烈的辩论之中,用断断续续的陈述,打乱对方的辩论气势,让对方团队之中性子急的辩论选手急火攻心。

    政事堂辩论,不是泼妇骂街,不许人身攻击,不得对方打断说话,所以卢楚的口吃毛病反倒不会是弱点。

    宇文温在翰林院里边视察边听卢楚讲解,对于翰林院的现状很满意,他还试了一下翰林院里的电话系统,又看看大学士们的办公场所,以及在翰林院值守时的下榻处。

    简而言之,科技的进步,使得社会的总体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这在长安显得特别突出。

    别处不说,在中书省,二十四小时热水供应,夏有空调冬有暖气,足以让入宫值守的官员们住得舒舒服服。

    当然,给大老板打工,就要对得起大老板给的工资和待遇,平日里多费神办事,那是必须的。

    如果说,中书省的中书舍人是皇帝的秘书,那么翰林院枢密院的大学士学士,就是皇帝的顾问,在皇帝决策时,提供文事武事方面的顾问服务。

    文武学士的人选,自然就要涵盖文事武事文学水利机械制造工程营建天文地理及各学科等方面的人才。

    如此,就面临着一个选拔标准的问题。

    以翰林院而言,文学士们如何在文这方面达到皇帝顾问的高度呢?

    其一,文学类的要看学问,而评价学问程度高低的标准之一,就是科举成绩。

    虽然以分数定高低(唯分数论)有弊端,但综合考虑下,这是最公平(相对)的评价标准,所以要想成为翰林院大学士学士(学问类),就必须是科举进士出身。

    其二,要看成绩履历,工程类的学士选拔,要看其是否有大型工程火轮船火车管理的经验。

    其三,学问类,譬如选拔精通天文地理各学科的学士,要么看其科举考试成绩,要么看其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