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现代化牧场-《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3/3)页

      所以装垫儿台标王的热潮迅速下滑,1998年爱多以2.1亿元拿下标王,今年段永平的步步高只花了1.59亿元就拿下标王,而明年他们拿下标王的价格更低,只有1.26亿元,2001年和2002年标王成交价更为惨澹,仅有2211万元和2015万元,连秦池的十五分之一都不到。

      考虑到性价比的问题,李未暂时放弃了今年的竞争,打算明后年再去花了两千来万就拿下标王,让完达山连续打两年的广告,日后蒙牛拿下2004年标王可以花了3.1亿,现在只用他们八分之一多点的钱就能打两年广告,这可是太划算了,另外李未还准备赞助各种活动,学习牛根生多蹭蹭热度,比如01年国足杀进世界杯,这个机会可是要把握住,提前签下国足的牛奶赞助合同,到时候肯定会带来丰厚的回报。

      除了营销之外,奶源同样重要,营销能决定完达山短期内能达到多少销量,而奶源则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不出问题,这才是一家乳业公司生存的根本。

      日后三聚氰胺事件为什么只搞垮一个三鹿,而同样出了问题的尹利、蒙牛、光明等企业却没有完蛋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不责众,出问题的乳业公司实在是太多了,要是全部处理的话,国内的乳业市场就彻底完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完达山这样的顶梁柱,国家处理起来也就不用有那么多顾虑了,而且中粮和北大荒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打击竞争对手的好机会,到时候几家股东一起发力,尹利、蒙牛想轻松过关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其实从生产的角度来说,集中现代化养殖的好处可就太多了,一般散养的话,单头奶牛每年产奶量大约在4吨左右,而集约化现代牧场则高达9.5吨\/年,产量翻了一倍都不止,同时集约化现代牧场奶牛不仅能成倍提高产奶量,而且奶的质量得到极大提高——蛋白质含量及其他营养成分大幅提高,细菌指数却数十倍下降,因为这些奶牛的饲养生长都是严格控制的,散养则不具备这个条件。

      日后那些自建牧场的乳业公司在质量检查中的表现都不错,比如前面提到的长富乳业,比如完达山,再比如按照欧美标准建设牧场的飞鹤,而依靠散养户的三鹿、尹利、蒙牛等企业却频频爆出质量问题。

      但是想要筹建现代化牧场可没那么容易,首先需要大量资金,牧场是重资产行业,承包草场、建设牛圈、购买设备、引进牛种、购买饲料以及兽药疫苗等开支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字,而且风险大、见效慢,一些急于求成的企业是既没有这个资金实力,也没有这个耐心,有这个钱多打几个广告不好么?至于牛奶,从散养户哪儿买就是了,反正都是牛奶,看着也能用。

      好在惠农并不缺乏资金,之前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赚到的钱还没用完呢,刚好可以拿这笔钱来建设现代化的牧场,提高完达山的奶源质量和产量;而且惠农就是靠饲料起家的,虽然最早是生产鸡饲料和猪饲料,但对奶牛饲料的研究也早就开始了,自己就能生产饲料,兽药、疫苗、育种等同样如此,这就是依托农业集团的好处,自家企业就有的产品,肯定比从其它地方购买的便宜,所以完达山便有了自己兴建牧场的条件。

      为了避免提前引起尹利、光明等大企业的注意,李未并没有把第一个现代化示范牧场建在内蒙或者东北,而是放在了邢书望所在的天南省,现在这个示范牧场已经准备就绪,李未也来到天南省准备检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