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车运输时代-《山沟皇帝》


    第(3/3)页

    也就是说,过去二十年里,地方自行发展的道路建设,其实是能够满足当时的汽车、马车需求的。

    但是,这种路况比较好,尤其是硬化路面一般只局限于城市里。

    连接城市之间的道路虽然也有官道,但是除了极少数道路是硬化路面外,大部分的都是普通的泥土路,连砂石路都少,而且最重要的是缺乏统一规划,甚至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技术标准。

    松江府那边早早就沿着黄浦江修了一条上百公里,路宽上百米的高等级沥青公路这种事只是一个特例而已。

    实际上哪怕是现在从金陵城通往上海,也没有一条完整的硬化路可走!

    城际之间的公路建设落后,尤其是缺乏硬化路面,这也是严重的限制了公路运输发展。

    对于这种情况,交通部那边其实十几年前就开始不断的鼓动建设大公路网了,要在现有的官道基础上进行扩宽、拉直、硬化,进而把全国的官道升级为全国水泥/沥青公路网。

    但是这种全国规模的道路升级建设工作,耗资实在过于庞大,所以在京畿层面上一直都没能得到全面的支持,所以过去十几年里,交通部门都是依靠有限的资金零零碎碎的修几条城际公路而已。

    其中最具有示范性作用的应当是金陵到镇江的沥青公路了,这条一百多公里长的沥青公路也是帝国里第一条城际硬化路面公路。

    松江府那边的一百多公里的沥青公路可不属于城际公路,而是属于他们松江府内部的道路。

    除了这一条公路外,帝国交通部又是先后联系地方,通过多级财政共同出资的方式修建了上海-苏州沥青公路,上海杭州沥青公路等为代表的城际硬化公路。

    同时各地方也会自己修建一些道路,比如广州那边自己就修建了珠三角公路。

    但是各地方修建的公路有好有差,有钱的地方修沥青路或者水泥路,穷一点的地方就只能搞成砂石路了。

    这也是导致了难以形成一个贯通全国的公路网。

    现在趁着第二次工业大发展的机会,交通部再一次提出了全国公路网计划,而这一次却是得到了皇太孙的鼎力支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