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阮青瑤低聲道:“臣女倒是有一個連環計,不知當講不當講......” “當然要講。”太后反問:“有應對之計為何不說?” 阮青瑤尷尬地笑了笑,一臉坦誠地解釋: “只因臣女的這一出連環計中,有一個環節,以臣女的能力無法完成,故而臣女不好意思在太后娘娘面前班門弄斧,那樣顯得臣女好高騖遠,不知天高地厚。” 這世間有不少白蓮綠茶,自己做不到的事,卻總能理直氣壯地要求別人做到,阮青瑤看不上那樣的人,當然也不希望自己成為那樣的人。 所以,她提出來的計謀,首先考慮的,是自己能否做到。 做不到的計謀,跟沒有計謀有什么兩樣? 太后笑道:“你倒是個實在的,只是,你別忘了,還有哀家。你做不到的事,或許哀家可以做到。” 阮青瑤連忙道:“臣女怎會忘記太后娘娘?正是因為有太后娘娘在,臣女才敢獻丑。否則,臣女連提都不敢提。” 聞言,太后的好奇心被激發了。 “哦?”她問,“什么環節這般難?連你都解決不了?” 阮青瑤答:“拖住太子殿下,讓他去不成南方,換其他人去。” 如果太子殿下南下,那容宴,就別想洗脫冤屈了。 因為只要容宴犯下大罪,就沒人會記得他的功勞。 太子剛好趁機將功勞全都收為己用。 順便還除掉一個眼中釘。 一舉兩得。 但拖住太子這件事,對阮青瑤來說,實在是太難了。 那是當今太子,不是什么阿貓阿狗。 不過,對太后來說,這并不是什么難事。 太后點了點頭道:“拖住太子,讓他去不成南方,這件事交給哀家來辦,只是,南方如今亂成一團,該派誰去呢?” 阮青瑤連忙道:“辛苦太后娘娘了。臣女覺得,最合適的人選,當屬凜郡王。” “哦?”太后問,“為何?” 阮青瑤答:“皇上想讓太子去,無非是怕有能之士立功,威脅他的地位。凜郡王雖然身份尊貴,但他并非靜王親生,無論他立下多少功勞,皇位都輪不到他。再加上靜王乃是太后娘娘您親生的,相比于其他王爺,他與皇上血緣更近,感情也更好,更何況他一向低調,對帝位半點興趣也沒有,所以皇上對靜王一家頗為放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