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循环产业链-《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2/3)页

      同时国内的乳业市场起步较慢,生产技术也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所以必须投入重金用于改进生产技术、研发更适合中国的生产工艺,这部分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不能一直从国外购买设备吧?

      而且中国人的体质和欧美人也有不同,尤其是乳糖不耐受的问题,许多人去了欧美国家后食用各种乳制品都会出现不适,许多公知便借此宣传,说中国人喝惯了三聚氰胺牛奶,结果喝好牛奶反而不适应了,不少人都信以为真,实际上却是乳糖不耐受的原因。

      要想生产出更适合中国人的乳制品,就必须自己进行研究摸索,而这同样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的,这些都加起来占三成开支并不为过。

      四成资金用于建设牧场听起来似乎比欧美国家少,但跟yl、mn等企业相比,已经够良心的了,而且由于中国承包草场的开支比欧美国家低,以及中粮、北大荒通过自己的渠道让国家免费划拨了大量优质草场,所以综合来看,完达山在奶牛养殖生产上的投入其实并不低。

    
  当然,有些地方少花钱,另一些地方就得多花钱,完达山虽然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拿到草场,但是在奶牛上花的钱就比欧美国家多了不少,他们要从荷兰、美国、新西兰等国进口种牛、冷冻精液,这些开支可不低!

      所以为了避免今后每隔一段时间就得花大价钱从国外进口种牛,惠农从很早之前就开始了奶牛、奶羊的育种工作,李未花重金从荷兰请来了毕业于瓦赫宁根大学、在着名的crv奶牛育种公司工作过的范德法特教授和yl诺尹大学动物科学系的哈金森教授来担任奶牛育种团队的负责人,争取早日解决奶牛育种的问题,培育出更适合中国的奶牛品种来。

      “打铁还得自身硬啊,自己不硬只懂得吆喝,这生意确实是要出问题的!”邢书望默默点头,他很喜欢跟李未聊天,因为每次聊天都有不小的收获,今天短短几句话就把现如今中国乳业存在的问题清清楚楚地解释清楚了。

      等到了牧场里面,先稍微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然后便开始了参观,依旧是李未亲自给邢书望介绍,“咱们这个项目是国内首家万头奶牛牧场,总占地面积.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平方米,总投资为.24万元;建筑包括牛舍、挤奶厅、青储窖、仓库、生活办公区、沼气发电厂、粪污处理区及配套设施,项目计划存栏全群奶牛头,年产优质生鲜奶吨.......”

      原历史中这个头衔是mn澳亚国际牧场的,现在被完达山抢了先,而且这个牧场的现代化程度非常高,“这是我们邀请荷兰牧场专家所做的设计,立足于资源化循环利用、无废弃物排放的目标,构建起一条‘饲草种植——奶牛养殖——粪污处理——沼气发电——粪肥还田’的绿色循环产业链条,不仅可以保证奶牛的健康、牛奶的质量,还能避免工业化放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奶牛场竟然会产生污染?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奇怪,但事实确实如此,奶牛场跟养猪场一样,最大的污染源来自动物粪便,一头成年奶牛每天的排粪量超过三十公斤,一万头奶牛加起来就是三百吨,要是放任不管的话用不了多久,牛圈就会变成粪山,再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日后许多奶牛养殖企业都在这上面涨了教训,比如现代牧业曾经在hub省通山县九宫山镇畈中村建设了一个万头奶牛基地,由于奶牛粪便的问题没办法处理好,导致周围的村庄变成了苍蝇村、牛粪村,他们甚至还把废弃的沼液直接倒入河里,污染了当地的水源,不仅给当地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困扰,甚至还威胁到了附近核电站的用水安全。

      由于这些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当地政府只能给他们下了逐客令,最终这笔投资也随之打了水漂。

      现代牧场的万头奶牛基地出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他们的选址就不太合适,太过靠近居民生活区;其次,他们的粪便处理技术也做得不到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