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规划-《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2/3)页

      为此规划设计的时候还专门预留了展览馆,让各品牌可以在举办展会的时候在展览馆里布置宣传点位,来给消费者进行更直观的宣传。

      “要是有这么多企业进来,那这个市场就真的很红火了!”脑补了一番东子描述的热闹景象后,当地领导都有些激动不已。

      “有我们惠农带头,到时候肯定不缺商户入驻!”东子脸上挂着自信的微笑,作为全国最大的农业相关企业,惠农有这个实力,光靠惠农自己就足以吸引相当多的客户了,而有了客户,还怕没有商家入驻?

      “领导,您看将来市场如果真的搞起来,肯定有大量的消费者需要金融配套服务,我之前和您说的农业贷款还有农业保险公司的事儿是不是可以稍微加快点进度啊?”看到几位领导都很高兴,李未趁机说道。

      到场的领导里面也有周围几个省投资公司的代表,李未此前和他们谈过农业保险公司的事儿,他们都有不小的兴趣,但是还没有下定决心。

    
  “要是在这种地方设立一个保险销售点,那还真不缺客户!”不少领导都开始考虑起来,开办保险公司最害怕的是什么?肯定是保险卖不出去啊,现在人家连销路的问题都解决了一部分,哪还担心什么?

      “我们可不只打算建这一个农资专业市场,等这里奠基完毕之后,我马上就回中原省,参加那里的奠基仪式,然后在成都、郑州、武汉、西安、徐州、广州等交通枢纽城市都会各自建立类似的大型专业市场,到时候每个市场都会有相应的金融配套机构!”李未提醒道。

      农资专业市场的建立也会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肯定是交通枢纽城市,每个市场辐射周边几个省区,第二个阶段再普及到省,然后陆续下沉,最终实现辐射全国,让所有农资使用者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就能方便快捷地买到农资产品。

      同时农资专业市场的建立也不只是硬件问题,还必须有相应的软件配套,比如义乌就有翻译、海运、外汇结算等多种配套服务机构,让不管从哪个国家来的购买者都能轻松买到运走自己想要的产品,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小商品批发城,肯定没办法发展到日后的地步,惠农想要建立起遍布全国的农资市场,也必须提供类似的软件服务。

      “这个我们下来可以专门开会讨论,为广大农民兄弟提供保险服务确实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不少投资公司的领导已经开始心动了,这件事要是做成了既有政治上的意义,也有经济上的收益,怎么看怎么觉得划算啊!

      规划方案通过后,很快便举行了奠基仪式,奠基仪式的规格很高,不仅当地的主要领导来了,甚至还有几位京城的高级领导参与,至于商界的代表那就更不用说了,李未一声号召,工商联内部和农业相关的企业负责人几乎都来了,大家都很给他这个面子。

      奠基仪式的画面甚至上了装垫儿台的整点新闻,新闻播出后,许多没有收到的邀请的大小农资类企业都纷纷打来电话进行咨询,想知道怎么才能在这家农资专业市场拥有一个摊位,李未要是愿意的话,那怕还没建成,就能把所有商铺全部卖光,从而狠狠赚上一笔。

      但是他并没有这个想法,这里的大部分物业都只会出租而不出售,因为他想做的是长久生意,而不是搞个噱头出来赚快钱,只有保证物业在自己手里,才能做好管理工作,保持农资专业市场不会变质。

      还有许多人询问惠农在其他地方的农资专业市场怎么搞,接不接受其他公司的入股等等,在这方面李未倒是松了点口子,因为想要尽快把市场铺开,就必须引入合作伙伴,比如你想在成都建一家农资专业市场,拉上希望的话,肯定要方便的多,在广州拉上正大也能少许多麻烦;只是规则和股份划分必须得设计好,尽量避免某个企业对市场影响太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