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神迹-《从靖康开始》
第(2/3)页
跟朝廷中很多官员勾连很深。
因为他已经是三司官员了,哪怕知道李敬跟朱琏关系好,也要站出来表态三司官员同气连枝。
这个周宁当初收了李敬的兵器,马匹,皮毛,对于李敬邀请京东东路各州不闻不问,既没有限制京东东路各州派兵汇合济南府勤王,也没有阻拦,自己也没有派兵。
听说朝廷准备到山东两路官民合办铁厂,也当做没这回事。
结果等李敬他们勤王归来,交接军务的时候,急吼吼喊着要入股。
李敬一直觉得他没有跟自己捣蛋就是最大的认同,同意了,逼着他按照后期入股的价格涨五倍,他却只承认两倍,皇后朱琏帮他说了几句好话,才化解了尴尬的局面。
哪里知道,这家伙眼看着铁厂日趋完备,冲着三司铁案使的位置去的,目的很简单,躺赢。
或者有着摘桃子的野心。
他已经跟黄灿和陈卓提要要求任职铁案了。
宣抚使文官武用,官阶很高,陈卓,黄灿在勤王之前他都看不上眼。
何尝想过这些人竟然随着宗泽勤王一步登天了。
陈卓和黄灿借口目前的这些官员都是试用,并不想把他放到铁案,铁厂重要性不言而喻,李敬和黄灿不想让外行指挥内行。
李敬理都没有理周宁,笑呵呵的看着黄灿,意思很简单,你就就这么管手下的?
黄灿连忙开口。
“周大人,李敬跟我都是冶铁的大匠,他师傅传授的水平老夫望尘莫及,此番三司济南府重建也好,朝廷官民合办铁厂也好,甚至淄州铁厂能如期完工也好,皆是二郎功劳。老夫愿意跟李敬对赌,希望他拿出师门本事来让老夫开开眼!”
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周宁也没到,黄灿当面背后都在骂李敬,私下两人关系这么好。
他不知道黄灿在官家面前没有跟脚,之所以升官,纯粹源自宗泽的举功和恰逢其会,黄灿心里知道自己恰逢其会也是因为李敬教了他几手炼钢的手艺和及时给勤王军制作军械。
黄灿属于嘴上说反话,心里跟明镜一样。
周宁则迫不及待的想要抱住黄灿的大腿。
黄灿郑重其事的交代。
他有些尴尬,也不愿意对同级的李敬服软,尬笑了一下。
李敬才没有管他,对着黄灿说。
“我做一个小玩意,你要能把他放大,我就算你有本事,不思进取的话,我收回!”
“什么小玩意,放多大?你不会让老夫放的比泰山还大吧?”
李敬的说的小玩意,不管是蜂窝煤炉子,还是挖坑的铁铲,或者是未来售卖的犁地的曲犁,极具实用性,黄灿真的想把它脑袋挖开看看。
难得李敬显摆,黄灿肯定希望他做出来。
“我要是做出来了,就算是我不想着放大,你也会满脑子琢磨怎么放大?”
“放屁哦!”
李敬根本没管他,扯过来一张纸,让士卒拿出自己三角板,铅笔,尺子就开始画零件图。
曹辅,关胜,黄灿几个人都凑上去看,根本看不懂。
倒是乔清澜偷偷的给皇后朱琏解释。
“李宣抚使应该是画的一批机械类的部件,需要铁匠们按照图纸精准的打造,最后可能组装起来,才能知晓其中的奥秘,这种图纸绘制的方式,非常独到,比我绘制的造船图纸精准很多,完全可以应用到船只制造方面来!”
“你想学?’
“嗯!”
“你不怕他调戏你?”
忙了三天,李敬一边绘制图纸,一边指挥工匠改造轧钢设备,帮他打造零件。
连部分军械的制作也跟他让路了。
所有铁匠,士卒,都在按照李敬的指挥按部就班。
这把周宁惊呆了。
照他自己一直的判断,李敬当初送的兵器都是黄灿打造的,李二郎这么小年纪怎么可能精通炼铁。
什么样的高人能教出这样的徒弟,比黄灿这种苦心研究冶铁多年的进士还强。
他还看着黄灿一副懵懂的表情,似乎黄灿也判断不出李敬究竟要做什么东西,但是黄灿却相当感兴趣。
朱琏看他的目光都有些不一样。
暗叫不好。
可是这些人当他不存在一样。
铁水出来,一件件的浇筑,锻压,打磨零件。
最后成品就是一个烧水炉子,和几个大环,转轴,还有配套的螺旋桨。
他们一个零件也看不懂。
直到李敬让人去找船和没有封冻的河道的时候,黄灿等人才知道,李敬这是应用到船只上的。
他还找来了很多石棉和纸张,铜皮一起压制垫子。
后世人一看见这东西,肯定能猜到。
这就是蒸汽机。
只不过是一个船舶蒸汽机的概念机。
有人肯定说,没有橡胶怎么密封,如果说制作蒸汽机要必须要橡胶密封,那肯定是放屁。
大部分内燃机的气密都是用纸和石棉做的垫子,套上螺丝拧紧的。
内燃机气缸上会使用多层铜皮做垫子。
那承受的温度压力,比蒸汽机高多了。
还要什么橡胶啊!
更有网络小说离谱的,远渡重洋去南洋找橡胶,找来是为了做活塞环的。
李敬一个常年搞机械的几乎笑掉大牙。
那玩意能做活塞环吗?
加上高温一下就能报废气缸。
几天时间李敬套着几种材料试验气密性,反复调配,是因为零件加工精度达不到后世的标准,间隙大,还不均匀。
这年代锉刀都很原始,更别说没有高级钳工了,动手能力很强的李敬只能带着工匠们自己干。
没法子,李敬自认为自己对于航海完全是外行。
大宋船只硬帆也才能勉强应付远程航行,软帆航海需要极大的技术积累,需要太多的熟练水手和船舶航行专业人才。
但是他也知道作为穿越者的正确捷径,蒸汽机应用船舶应该在先,远渡美洲寻找植物应该在后。
在刘满江带来几个船匠和大量帮忙下。
靠着扎实的机械功底,细致检查了所有备件,组装起来用手调试过以后。
李敬很快的把小型蒸汽机安装到附近一条因为泉水汇入没有结冰的河面小船上。
陈卓,曹辅,朱琏,赵明诚,李清照一些看腻了制造零件的人,听说后纷纷回来了。
一起帮忙看热闹的工匠没法上船,不代表她们不可以。
知道李敬的新机器和船舶有关,乔清澜怀着极大的兴趣,蹦跳着下了马车跟着朱琏准备上船,李敬却把她拦了下来。
“乔女官,娘娘身边没有人,你安心做女官好了,以后去汴梁,别还总着回登州造船!”
李敬还没说完,李清照就伸手抓住他的耳朵。
“不准戏弄清澜,你在登州的所作所为我都听说了,清澜为父分忧,巾帼不让须眉,娘娘答应过清澜,登州船厂的物料准别齐全,就放她回去造船!”
李清照哪怕很少去登州看望赵明诚,她也听说过登州最好的造船大匠乔海。
此人制造的神舟,得到了太上亲自的接见。
还被太上赐了贡品赏赐。
乔清澜两个哥哥都因病夭折。
乔海又只有一个老婆,乔清澜算是中年得女,宝贝的不行。表面看乔海子女单薄,其实乔家在登州势力很大,还有亲戚在水师中任职。
绝不可能自降身价来给你当小妾。
只不过李敬如果跟乔家迎娶乔清澜,他们的家的地位又确实低了点,更何况朱琏提起过让李家不要随意帮李敬结亲。
不以婚姻为结果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没事撩什么撩。
李敬小时候没少挨姑姑打,皮惯了,把手指竖在嘴边,言下之意让她别管。
像这样一个美貌的女孩,要是跟大宋平常女人一样相夫教子就太可惜了。
女船匠,在大宋能指挥工匠总负责万石大船的女大匠,真真是宝贝。
如果可能,李敬还真想娶了她。
既能帮自己盯着船厂,相貌还这么诱人,一双大长腿,玩上好些年都不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