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用钱砸-《从靖康开始》


    第(3/3)页

    “朱皇后协助黄灿陈卓在计按年付重建三司,汴京陷落,太上和官家都落入金狗之手,我和宗泽元帅勤王无功而返,为了营救官家,打败金狗,大宋需要强大的水师,也需要大量船只运输兵员,不得已而为之!”

    登州山高皇帝远,汴京陷落的消息没有传到这里。

    工匠们哄的一下就议论开了。

    众人看着李敬目光也不一样了。

    真要是汴京陷落,他们想要得到朝廷的薪俸遥遥无期了。

    船厂没有李家和京东东路的船只打造计划,只能南迁。

    乔海眼睛却在发亮,童贯这些混人只知道用海船去绕过燕云去找金人谈判,眼前这个小子却能想到用水师横渡半岛而击。

    他年轻时候就跟三司派遣登州官员一道,向朝廷上书,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运输军队,从侧后夹击燕云,收复燕云十六州。

    上书如石沉大海。

    水师调入京畿,舰船成了宫廷的仪仗。

    更大的船,还能怎么大法。

    登州船厂的工匠们怎么也没想到。

    此番还关系到营救官家,当然顾不得这么多了。

    李敬看着工人推出了七个可以独立完成大船制作的大匠。

    又让大匠们挑出了十三个有声望,有技术的老工匠。

    当场让船厂留下的账房,补发了所有工匠一年所欠的薪俸,连外面拖欠的商户货款也结算清楚了。

    剩下的钱,当着所有的工人的面,就开始在造船厂的作坊内议定。

    “官家有旨意,让黄灿,黄大人在济南府重建三司,并且派皇后北上,协助他办理。如三司派遣的人回厂,汝等可让他即刻前往济南三司报道!”

    “不要怀疑宣抚司管不了船厂,船厂的困境,我已经派人给皇后娘娘汇报了!”

    “我就先斩后奏,把工厂交给你们了,二十个人,加上三个账房,一共二十三个人,联合管理,日常事宜由刘满江决策,乔海监督,重大事宜联合决策,少数服从多数意见。我保障你们衣食无忧,有船可造,未来可期,不过,我的意见必须无条件执行,可以吗?”

    说完的李敬,盯着厂子里二十一个临时被推选出来的管理。

    “论说,我们是朝廷直管的船厂,没有必要受命于地方,但是章丘李家,文有易安大人才华盖世,武有李敬大人忠勇勤王,我们信得过!”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刘满江望了一眼刚才得到李敬赏银子,一起坐在桌上的韩彪,又看了一眼乔海。

    看着乔海没有发话,李敬没有等他把话说出来,就先解释起来。

    “汝等放心,我的意见不太可能跟朝廷相左,勤王半途而废,我还要二次勤王。此番金狗南下,破了汴梁,朝廷中枢会遇到很大问题,很长时间内,没有官员和大臣来管理汝等!如果尔等没有其他意见,刘满江随本官回淄州,觐见皇后!”

    刘满江惊呆了,他还能去见皇后?

    他师傅乔海却笑着对李敬抱拳鞠礼了。

    “李家在章丘,在齐州的声望我等知晓,昔日赵明诚还做过登州通判,相信李宣抚使决计不会诓骗我们,此番李宣抚使是在实实在在救我们船厂船工的性命,老朽这把骨头就同意了!”

    “我也同意!”

    “某也赞同!”

    在李敬注视下,二十一个人依次站出来表态,每站起一个人同意,身后的全场船工都在叫好。

    于是当场把李敬带来的金银对照薪俸表格进行发放。

    此番情景热闹的很。

    船厂在金狗第一次南下之后就陷入了困境,别说朝廷有官员把海上之盟的过错推给他们,就算是不推,被金狗洗劫的汴京连官员俸禄都发不出来,还有钱给他们吗?

    李敬能带来造船订单,就是在雪中送炭。

    “那我就给你们定个规矩!”

    李敬把面前剩余的金银一把推到桌子中央!

    “乔海,韩彪,你们两个牵头负责,在过年前,找上几家衣料店,给大家从内到定制三身棉衣和内衣,要求是上下两截的褂子款式,颜色要一致,穿着要合身得体。同时修建几个泡澡的大澡堂子,洗完澡。把身上的垃圾都统统给我扔了!”

    “对了,规定冬天一周内必须洗澡,堂堂大宋朝高级船匠,出去见了官也应该挺直了腰杆,现在一个个头上爬这虱子,这像话吗?以后每逢换季,都给我发两身衣裳。”

    “对了,还有房子,陈仁俊,以后你是登州通判了,这些船工也好,水师上行船把舵的水军也好,都是大宋的宝贝。都要提高他们的待遇,等我们这仗回来,弄点钱给他们重新修建,要住的宽敞,暖和。对了,还有吃的,马上过年了,船厂拿剩下的钱去买点猪肉,鸡鸭,鱼干,每个船工都发一些!猪肉不要低于三斤,其他的你看着办。以后逢年过节,都必须这样!”

    善待别人,做好人,总是让人畅快的。

    李敬几句话一说,船厂这么多人都欢呼起来,叫好声此起彼伏。

    他们这些船工,以往朝廷想起来造船的时候,也会善待他们。

    可是真没有像李敬这样的一一落实到细节。

    他是发自内心的重视他们,尊重他们。

    眼看着朝廷的战乱来了。

    根本无力建造大船,心善的船厂管事甚至南下揽工,想带着他们整体迁徙。

    坐在中间有资格发话议事的工匠,都觉得不可思议。

    乔清澜一脸好奇的把李敬望着。

    “我给你们说,我的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开春以后,李家也好,朝廷也好,都要的是两万石起的大船,而且要航速快,能顶风航行,经得住炮火震动,使用大量上等钢材加固龙骨的大船!敢不敢跟我一起尝试?”

    登州船厂最缺的就是铁料,每次三司划拨,都跟挤奶一样要了三司的命。

    船钉都不够,他们怎么敢想用铁料加固船只结构。

    “怎么不敢!”

    “只要李将军善待我等,刀山火海都愿意去!”

    工匠们喧宾夺主了。

    乔海站起身来,双手举起手掌往下点,招呼着所有人安静。

    “李将军,造大船我们不怕,钢料金贵,三司铁案出产以后,不会轻易流向民间,当次大战之际,恐难得到!再说,一条大船的木料,风帆,原料运输,都是天文数字的钱,不借助朝廷调拨木料,铁料和其他材料,就李将军倒在门口的金银,十个箱子也未必能造出一条两万石的大船!”

    李敬笑了,莱州,登州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金银之都,地下有的是容易开采,储量巨大的金银矿。

    还不够造船?

    钦宗在汴梁还真送了一份大人情,任命自己成了山东东路的宣抚使,未来半个山东都是自己的管辖。

    如果他如历史上一样被金狗掳走,有皇后朱琏坐镇山东,谁还能免了他的职务。

    只不过李敬觉得直接开挖自己管辖地方的金银技术含量太低,跟曹操掘坟找军饷有什么区别,要挖也得在后世红旗之外的地方挖。

    自己要是经营有术,不缺钱,留给后世子孙比现在挖了强。

    当然,如果这笔财富启用可以协助大宋水师为华夏族征得更多的资源的话,他也会毫不犹豫动用。

    毕竟大宋相比较财富,更缺货币。

    “钱不是问题,我在登州呆不了几天,我还要去宁海州和密州一趟,刘满江,你带几个管事和账房去淄州等我,不要怕,我会派兵护送你们去,去拉点煤和煤炉子过来取暖!多收罗点海里的海带,海菜,干虾,干贝,鱼干,海参之类的,送给三司使黄灿大人和皇后娘娘!“

    “这不好吧?这些东西不值钱!怎么拿的出手……”

    李敬独断专行,猛的摆了摆手。

    “照我说的办!你顺便去参观一下三司在淄州新建的铁厂,未来济南府钢铁产量会很大,不仅可以制作军械,销售民用,还可以腾出一部分支持造船。制造钢铁的设备你也好好看看,船上很多关键受力部位,也可以仿照锻造钢铁的设备,用钢铁代替或者加固木材!”

    乔海举起手来。

    “李将军,老朽能去看看新办的铁厂吗?”

    “天寒地冻的,骑马很煎熬,乔大匠平日坚持活动一下拳脚,保重身体,日后若是想看,等你备好造船的材料,春暖花开以后再去,有的是机会!我要的船你们可能想都没想过,有了好身体,才能帮我造出来,事成之时我帮你们去朝廷申请封赏的度蝶。”

    大宋朝皇帝对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奖励乱七八糟的,奖励品中常见的就有绢帛、钱、银、章服、土地、住宅、度牒等物。

    传世的度牒,可不是让技术人才去出家当和尚道士的,才是这些工匠眼中最高的荣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