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三百多里路,途中还有十几座城池,零零总总也有七八千守兵,却尽为地方武装部队,岂是他们这一支虎狼之师所能比? 故而,攻打一座城池或关隘, 基本上就是横推。 数十门新式火炮推上去, 顶到对方的鼻子下, 随便轰上几轮,一道城门便会连同上面的城门楼子一起倒塌。 而后,便是步步为营,稳步向前推进。 高丽守军手中的弓箭、火绳枪等,射程短,还没什么效率,基本上跟打猎差不多,直接一波带走…… 战场上有个基本规律。 那就是当一方的伤亡率,达到五分之一左右时,基本便出于崩溃的边缘。 而一旦出现一边倒的火力压制,出现三分之一的伤亡率,这仗根本就没法打,往往会出现一溃千里、兵败如山倒的颓势。 即便再强势的将军,也无法统御这种情况。 所以,王承恩和三万老兵的攻势,只能说是一路顺风顺水。 势如破竹。 不到两天两夜,便已向前推进两百里之地。 途中,也有高丽国的一些骑兵袭扰,却在几轮火枪的齐射下,变成了原野上奔突的猎物,让大明老兵随便几口,都给吞掉了。 后勤给养部队,怎好整以暇的在那些高丽国的城池、关隘里,大肆搜刮,将一些值钱的东西,统统打包带走。 至于带不走的,一把火烧掉即可。 反正,草包皇帝朱由检说的很清楚,打仗,打的就是给养,打的就是资源,如果自己不能带走的资源,就直接烧掉。 不要留给敌人一颗粮食,这是基本的命令。 至于屠城之事,却是被严厉禁止了的。 以那三万大明老兵的一贯作风,这种顺风仗,简直就是抢人头、争功劳的良机,搁在以前,不屠灭几座城池,那军功和少的可怜的赏金从何而来?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 万岁爷,不差钱…… …… “禀告王公公,前方四十余里便是汉城,前锋营请示,下一步的计划。”一名哨官疾驰而来,坐在马背上请示命令。 “兵分三路,”王承恩虽然是一名太监,没上过什么战场,但毕竟跟随魏忠贤日久,对行军布阵之事多少知道一些, “令前锋营摆出正面迎敌的架势,稳步向前推进,防止对方骑兵野战部队冲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