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鱼肉-《亲手打造一个豪门霍不凡宁雪晴》


    第(3/3)页

    原材料的价格已经翻了将近一倍,就算他们尽可能压缩生产的成本,最终的产品成本价,也几乎和新希望的定价相同了。

    想要获得利润,要么拿出比新希望还要高的价格,要么找霍家要补贴。

    基本上所有人都选择了第二条路,因为新希望的定价,现在购买的人已经不多了。如果他们也卖这样的价格,怕是更不会有人愿意买。

    至于霍家那边,既然是他们要自己帮忙围剿新希望,自然要付出代价的。

    霍立群和霍青云现在也有些头疼,原材料被霍不凡把持,他们也没有办法。

    公关部总监已经被辞退了,但就算换了新人来,也是毫无用处。国内有规模的供应商都被霍不凡提前签了合同,违约一次,几年都白干了。

    这些人也许会惧怕霍家的势力,但在天价违约金面前,他们怎么可能为了帮霍家,选择让自己破产呢。

    霍不凡之前的布局,在此刻开始凸显出了威力。

    霍家不得不让法务部的律师们出面,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彻查新希望垄断原材料的事情。

    但就算起诉又能如何,等调查清楚,再进行审判,快点也得好几个月,慢点可能一年就过去了。

    而厂商们的要求也很明确,霍家想让我们保证质量,就必须给我们补贴,否则的话,我们维持不了现在的价格。没有利润,我们白打工吗?

    如果霍家不管,那我们就干脆找国内的其它低端供应商,把质量降下来。这样的话,成本也会下降,利润空间就有了。

    霍立群和霍青云自然不会同意这条路,厂商的围剿之所以起作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产品质量和新希望相同,但价格低廉。如果质量下降,人家哪会买你的?

    那么多减肥产品,林林总总加起来没有一万家也有八千家,为什么只有新希望可以做的这么大,不就是因为产品有足够的效果吗。

    霍家对这点看的很清楚,他们不会自掘坟墓的。

    最终,霍立群和霍青云同意补贴百分之三十的差价给厂商,以保证他们的利润。

    然而等到了第四个月的时候,当霍不凡再一次提价百分之三十的时候,霍立群和霍青云就受不了了。

    光原材料的价格,就比成品贵了,这怎么玩?

    难道让他们补贴百分之六十吗?

    就算霍家家大业大,可以补,但下个月呢?如果下个月还涨价怎么办?

    霍不凡的做法,就像温水煮青蛙,总有一天那些人会明白,自己早已经成了砧板上的鱼肉,要任人宰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