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暗流涌动(万更)-《盛世医香之锦绣凉缘》


    第(2/3)页

    我家老纪医术还行,不如让他给你瞧瞧?”方嫂子是个热心肠,对待陈晴这些人都像对妹妹一般。

    “多谢方嫂子挂念,我的脸其实已经好了许多,就是还微微有些红,不碍事的。”

    两人寒暄了几句,陈晴便请辞离开,柳夫人从屋内走出,望着陈晴的背影道:“那不是三小姐身边的清儿姑娘吗?”

    柳夫人轻轻扫了方嫂子一眼,不经意间问道:“这清儿姑娘聪明又能干,想来应是顾府的家生子吧?”

    “这个还真不是,清儿如此都是靠她自己。

    听说她好像是从徐州跟着三小姐回来的,她父母双亡,孤身一人,还险些被穷恶亲戚逼入烟花之地,是个可怜的姑娘。”方嫂子叹声感慨道,对清儿充满了怜惜。

    柳夫人眸色愈深,轻轻喃语,“原来真是徐州人士啊……”

    ……

    谢斌下衙后,照常去买了几样赵文鸢最喜欢的点心。

    “鸢儿,醉仙楼新出了一道点心,你快来尝尝看好不好吃。”

    谢斌笑着摆好碗筷,亲自给赵文鸢夹了一块点心。

    赵文鸢没动筷子,而是直勾勾的看着谢斌。

    谢斌不解,放下筷子轻声问道:“鸢儿,你怎么了,可是我买的这些点心不合你胃口?”

    赵文鸢身上已经没有了妙龄少女的朝气,她变得又沉又冷,与当初那个跋扈的侯府嫡小姐截然不同。

    “谢斌,你为什么突然对我这么好?”

    谢斌先是一怔,随即无奈笑道:“你就是在想这件事?还真是个小傻瓜。

    你是我的妻子,我不对你好还对谁好?”

    赵文鸢伤透了心,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心里只装着情爱的少女,直接了当的道:“母亲最近见了好几个人家的小姐。”

    谢斌眼中飞快掠过一抹幽光,却被他很快就掩饰下了,“你说这件事啊,府中二弟三弟他们年岁渐长,再过两年便该议亲了。

    他们不是读书的料,成家定然会早,母亲这才提前为他们相看,若有合适的人家便直接定下,免得到时候没有合适的人选。”

    赵文鸢将信将疑,她可不觉得谢夫人是个关爱庶子的人,可潜意识里她又想相信谢斌。

    因为如今的生活对她来说实在来之不易,她不愿再次被人辜负。

    “谢斌,你负过我一次,不能再负我第二次,否则我宁愿与你玉石俱焚,也不会放过你。”

    谢斌牵唇一笑,将赵文鸢搂入怀中,“傻瓜,胡说什么呢,我们两个会好好的,会一辈子在一起。

    你莫要想这些不切实际的事了,还是尽快给我生个儿子才是真!”

    赵文鸢沉浸在谢斌的温柔之中,如同一个沾染了毒品的人,对谢斌依赖又防备。

    谢斌对她很好,他已经改过自新了,不会再骗她了。

    给她传消息的人定然别有所图,不能尽信。

    谢斌一如既往的对她好,赵文鸢虽每每觉得不现实,却仍甘愿沉沦。

    而最让她感到欢喜的是,她竟怀了身孕,她腹中有了与她血脉相连的孩子。

    谢斌欣喜若狂,谢夫人也很高兴,给了府中下人厚厚的赏赐,更是送了一屋子的补品给她。

    望着屋内堆积如山的礼物,赵文鸢轻轻摸着小腹,终于在这段恍惚的感情中找到了一丝真实感。

    这是她和他的孩子,谢府如此重视,又怎么会想对她不利呢?

    她虽不知给她传递消息的人是谁,但想来定然有所企图,还好她没有相信。

    赵文鸢终于再次感觉到了幸福的滋味,经历过不幸之后,她越发珍视身边所有的美好。

    为了腹中的孩子,她愿意放下以前所有的芥蒂,愿意重新开始生活。

    只她没想到是,她正为怀了身孕而欢喜,却即将面临着失去另一个亲人的悲痛……

    建明帝的骑射功夫虽不及平阳王等武将,但大梁是先祖在马背上打下来的江山,是以所有皇子自小都要学习骑射功夫。

    听说北燕送来了几十匹健硕的宝马,建明帝不禁心痒,只想着待人将燕马驯服,他也要策马驰骋,看看大梁和北燕的宝马到底有何区别。

    可没想到的是,他这个念头刚动,便被彻底断送了。

    太仆寺传来急报,太仆寺中的马匹集体腹泻,有几匹马情况严重的甚至已经脱水而死。

    建明帝勃然大怒,立刻命人去查,结果这一查便查到了赵楚的头上。

    如赵楚这般走后门塞进太仆寺的人自然不能与其他官员享受一样的待遇,是以有时他要留下太仆寺值夜。

    特别最近北燕送来的这些骏马更是太仆寺的宝贝,每日十二个时辰都有人盯着。

    赵楚值夜时发现原本为这些马准备的泡黄豆有些发霉了,可赵楚急着喝酒睡觉,竟也没更换,直接将这些发霉的豆子都倒进了马的食槽中。

    结果太仆寺中的马匹齐齐腹泻,整个太仆寺接连几日都臭气熏天,甚至还熏病了两个老臣。

    建明帝的黑名单上还记着赵楚的名字,再一听此事皆因他而起,当即便下令将他关押了起来。

    赵家人顿时慌了,此事虽不算重罪,但过错也不小,赵楚何去何从全靠建明帝一个人的心意。

    如今的赵府已是人人喊打的落水狗,没有人肯伸出援手,赵大人无奈之下只能求到谢尚书面前。

    谢昆不但没推辞,反而痛快的一口应下,一面安抚赵家,一面进宫求见建明帝,为赵楚说情。

    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谢昆苦叹一声,面带愁容,“此事有些难办,太仆寺中不仅有北燕送上来的骏马,还有陛下出行的御马,如今都受了牵连,陛下很是恼怒。

    听我为赵贤侄求情,陛下还狠狠的斥责了我一番啊!”

    “这……这可如何是好啊!”赵大人一时惊惶无措。

    他担心赵楚,另一方面他更担心这个不孝子会连累自己。

    因为这个不孝子永宁侯府先是被降为伯府,后来又被陛下直接夺走了爵位,若是再遭一次重创,只怕赵府就要不复存在了。

    谢昆也颇为苦恼,两人一时沉默无语,皆凝眉深思。

    须臾,谢昆抬头看了赵大人一眼,眼珠微动,正色道:“亲家,有一事我不知该不该讲?”

    “但说无妨。”赵大人此时早就没了主意,只盼着能有人帮他一把。

    “想必亲家定然明白壮士断腕的道理,应不用我再多说吧……”

    赵大人眼珠一凝,紧紧盯着谢昆看,眼中满是探查。

    谢昆却并未察觉,只愁容满面的惋惜道:“若但凡还有别的办法,我也不愿如此。

    文鸢有孕在身,若让她知晓定会伤神,可此番陛下雷霆震怒,根本容不得他人求情。

    我在陛下心中的地位远不如从前,陛下如今只信任良王一派,可亲家也知道,咱们早与良王妃闹僵了,他们不可能出手相助。”

    听谢昆提及赵文鸢,赵大人眼中的怀疑淡去。

    谢府上下对这孩子的看重他都看在眼里,就算看在孩子的份上谢昆应该也不会见死不救,更何况谢昆所言不假,他们早就和顾锦璃一家闹僵,别说帮忙,她们不落井下石便已是谢天谢地。

    “咱们两府唇亡齿寒,所以我才劝亲家一句,切勿再各处周旋,若传到陛下耳中,只怕非但救不了赵贤侄,还会把你都牵扯进去。”

    赵大人凝眉不展,这件事他不是没有想过,可那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他不忍心就那么舍了。

    谢昆抿了一口茶,重重叹了一声,语重心长的道:“永宁侯府乃是圣祖爷亲封的爵位,若非赵贤侄当初年少轻狂,做下了很多糊涂事,这福荫会一直承袭下去。

    可亲家你一直本本分分,陛下也正因如此才只是夺了侯府爵位,并未夺了你的官职,可见陛下还是念着旧情的,亲家可不能辜负了陛下。”

    赵大人并非没想过要放弃赵楚,赵楚屡屡让他失望,有时他恨不得宰了那个逆子。

    可出事后他还想着到各处奔走游说,一是有些于心不忍,二也是他不愿承认自己是个凉薄之人。

    可眼下当有人与他分析厉害,告诉他这是一条仅剩的退路时,他便不再用受良心谴责,心安理得了许多。

    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实在没有办法了……

    送走赵大人,谢昆嘴角漫起冷笑。

    “父亲,看来他已经准备舍弃赵楚了。”谢斌从内间中走出,脸上挂着的是与谢昆同样阴冷的表情。

    “他早就对赵楚失望了,我们只不过顺水推舟,帮他一把罢了。

    事情照原计划行事,等解决了赵家我们就再无后顾之忧了。”

    谢昆眼底泛出野兽般的狠意,已经到了奋手一搏的时候,他不能让任何潜在的威胁影响他们的计划。

    “赵文鸢那边你还要稳住她,别让她发现端倪,现在还不到撕破脸的时候。”

    “父亲放心,儿子会一如既往对她好,直到她死都不会让她发现我们的计划。”谢斌脸上已经全无先前的稚嫩单纯,取而代之的是如谢昆一般的阴狠毒辣。

    谢昆对谢斌的改变十分满意,他抬手拍了拍谢斌的肩膀,欣慰的道:“斌儿长大了,为父甚是宽慰。

    你放心,待大事定下,滔天权势尽握手中,你想要的都会得到!”

    想到幻想许久的那一幕,谢斌冷然勾起嘴角。

    他要在顾锦璃面前踩踏傅凉,让她知道自己的目光有多么短浅,让她知道,离开他是她今生最错的选择。

    赵大人回府后并没有和赵夫人道明心中所想,因为他心里清楚,对于这个女人还说,儿女甚至比他更重要。

    于是他假意悲痛,安慰着快要哭瞎的赵夫人,拍着胸脯承诺他一定会救出赵楚。

    转身对外却只字不提赵楚之事,甚至在早朝时分供认不讳,一边愧疚自己教子无方,一面大公无私的让建明帝依规惩处,以儆效尤。

    建明帝以为他在跟自己玩苦情戏码,心中毫无波澜,直接给赵楚定了一个好去处,送他去边关做匠军,负责挖战壕做苦力。

    赵夫人闻后更是哭天抢地,赵大人也装模作样的急火攻心卧病在床,心里却一直在盘算着,舍了赵楚这个无用的儿子后,他该如何重振赵府。

    陈晴听闻此事,立刻就可断定这些定是谢府所为。

    她已暗中给赵文鸢传递了消息,却没得到任何回应,想来还是被谢府的花言巧语蒙蔽了。

    陈晴心知此事不能再拖,立刻准备再行联系赵文鸢。

    ……

    太仆寺中的马都吃坏了肚子,特别是北燕送来的那些马,本就有些水土不服,此番一折腾,不但损好几匹宝马,剩下的马也都无精打采,全然失了之前的精气神。

    这也苦了太仆寺的一众官员,每日忙着伺候这些宝贝,一个个身上都沾染了洗不掉的马粪味。

    轻则被夫人孩子嫌弃,家里夫人严厉些的,甚至直接将他们赶到了书房,严重影响了夫妻感情。
    第(2/3)页